财新传媒
财新传媒
1111111
财新通行证

立法如何保障公众参与环保

2019年07月01日第4期
公众应更多参与环境立法,让公众都能在法律框架下平和地表达诉求,从而更有效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。同时,也要通过大力推动环保信息公开,让公众在参与监督企业的同时也监督政府执法

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

  环境保护是中国较早确立公众参与观念、较早通过立法确认公众参与原则的领域,也是目前公众参与法制保障最为完备的领域。

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历程

  1973年,中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,即“全面规划,合理布局,综合利用,化害为利,依靠群众,大家动手,保护环境,造福人民”,其中“依靠群众,大家动手”就包含了当今“公众参与”的部分涵义。1979 年《环境保护法(试行)》(现已失效)第4条规定,“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是:全面规划,合理布局,综合利用,化害为利,依靠群众,大家动手,保护环境,造福人民。”该法第8条还进一步规定:“公民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,有权监督、检举和控告。被检举、控告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。”通过对 1979年《环境保护法(试行)》第8条内容的保留与完善,1989 年《环境保护法》第6条进一步规定,“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,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”(现已被修改)。因此,有学者认为我国环境法确立了“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”。


版面编辑:杨胜忠

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

如有意愿转载,请发邮件至hello@caixin.com,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,方可转载。

推荐阅读

29省份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 吉渝苏领跑、海南增速明显放缓

最新财新周刊|新能源车险难题

刘元春:本轮库存周期底部时间较长 企业投资信心不足

专栏|主观投资还是量化投资?

港交所成立史美伦奖学金 资助国际金融专业学生

财新移动
说说你的看法...
分享
取消
发送
注册
 分享成功